處所內蚊子的預防
- 經常檢查處所內是否有容器積水,清除多餘積水,並消除一切滲漏源頭
- 在門窗裝上防蚊網
- 如有需要於睡覺時使用蚊帳
- 按標籤指示在衣服或皮膚上施用驅蚊劑
- 安裝滅蚊燈
蚊子的生長要經過卵、四個齡期的幼蟲階段、蛹及成蟲四個明顯的變化階段,整個過程為期一星期至十多天。在本港較常發現的病媒蚊有:白紋伊蚊,東鄉伊蚊,刺擾伊蚊。牠們皆普遍滋生於有積水的地方,例如棄置車輪、機洞、竹洞及儲水容器等地方。
我們大概都把「蚊子叮咬」當成稀鬆平常的小事,而忽略了蚊子有可能攜帶致病的微生物。一般情況下,蚊子的唾液具有抑制凝血、造成血管擴張等效果,同時也會引起人體的發炎反應,因此遭叮咬的傷口在事後會腫脹發癢。
不可忽視的是,蚊子是多種致死率高的疾病媒介,如登革熱、瘧疾、日本腦炎,全世界每年因為蚊子叮咬而染病死亡的人數至少達數十萬。
目前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,以登革熱最常見,而夏天更是登革熱風險最高的季節。雖然各式媒體時常在呼籲,我們平時還是得留意室內外會積水的容器,這些都可能成為蚊子的孳生源。而且盡可能遠離蚊子,才是上策。
透過現場視察作出全面的評估,以找出任何有利蚊蟲繁殖的條件。根據不同的情況,提供度身訂造的解決方案,快速而有效地殺滅所有蚊蟲。
我們使用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認可的除害劑,配合手泵以噴灑方式,把具殘留效力的除害劑施放於有蚊蟲出現的物體表面上,具有長時間防治蚊蟲作用。
透過超低容量霧化進行化學干預。超低量霧化是消除成蚊的另一種方法,也有助於打破繁殖週期。這種方法可以覆蓋從小到大的區域,並適用於室內,蚊蟲一經接觸即馬上死亡。
蚊蟲生長抑制劑作用是阻礙幼蟲生長,施放該種化學物後,幼蟲因無法蛻皮而在成蛹期死去。